我有兩個孩子,一個5歲半的女孩-平平、一個1歲半的男孩-球球,打從他們出生以來,我就一直在思索該如何讓他們認識、知道自己的寶貴信仰,他們的爸爸媽媽在信仰中找到自己身為人的價值,影響了人生的價值觀,在許多困難的時刻獲得力量、喜悅的時刻不驕傲自滿,在很多小角落看到別人的需要…信仰既然如此豐富、有深度,我們該怎麼樣讓他們從小就知道這個寶藏呢?

我們夫妻兩個雖然生長在老教友家庭,但對信仰的培養卻很慢很慢才開始,甚至有很多基本的禮儀和規範都不甚瞭解,對聖經故事也很不熟,根本只是行禮如儀的人罷了。在幼時,也曾經覺得彌撒很無聊,不知道在幹嘛,好一陣子沒有進堂,後來想想,也是因為不夠瞭解彌撒每一個部分的意涵導致的,沒有人說明也就不懂,最後就沒興趣了。
 
這一切的轉變要從我懷老二後期時開始的。
 
預產期前一個月我接到一個轉換工作的機會,幾經考慮和討論後決定接下這個工作,工作的內容主要負責全校性的禮儀活動,包括了每周六晚上的主日彌撒。但這個教堂不是一般的本堂,沒有固定的神父、沒有善會團體、沒有固定可以服務的司琴輔祭...連來望彌撒的教友,只有個位數是固定的,且為70歲以上的太太。這真的是一個在困難中支持的聖堂,我一個人,身兼傳協會、聖母軍、輔祭團、聖詠團、司儀外加音控師。
 
周末,其實是家庭日。我跟老公說好,因為我必須在彌撒開始前一個多小時就去準備,直至彌撒結束關上大門,所以我們分工合作,我帶著老大跟我一起去教堂工作,老公則帶著老二彌撒開始前再到。因為參加了周六的主日彌撒,堂區訂在周日上午的主日學我們是沒有辦法參加的,所以在工作了一段時間、一切都較為上手之後,我萌生:既然平平無法上主日學,那麼我就趁著她與我一起做教堂服務的機會,自己教她不是很棒嗎?她能夠身歷其境,摸到、看到、感覺到,這不就是一個難得的幼兒信仰培育機會嗎?
 
於是我開始在準備彌撒的時候,請平平協助布置祭台、擺放麵餅(酒水太重了)、照顧祭台盆花、擺放奉獻籃,我也一一地告訴她聖器的名稱和用途,更進一步的在彌撒中請她幫忙收奉獻並奉獻禮金,也告訴她關於禮儀的顏色、年度,而平平的回饋和觀察真的出乎我的想像。
 
我身邊有一些朋友也沒辦法帶孩子參加主日學,有時候是因為另一半不是教友,有時候是因為孩子的狀況不好掌握,有時候是因為時間上不能配合...等等。
 
於是,「媽媽的主日學教室」開張了,我把我跟平平的經驗分享給大家,希望可以幫助到每一位期待把信仰傳達給孩子的家長。
arrow
arrow

    for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