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中心來了一位孩子,才剛開學就已經進入固定諮商的階段,這個孩子很年輕,才15歲,但媽媽說有過憂鬱的診斷,而且這個孩子有自傷的傾向。孩子狀況不好,主要是因為她不喜歡這個環境,志向興趣也不在文科類,所以學習對她來說「壓力很大」。大家都建議家長幫孩子辦休學或轉學,可是家長不願意,她認為孩子只要能撐著就撐著,畢竟要考進來這所學校也不是容易的。現在的方式就是,請假,為防止孩子一個人在家中做傻事,所以每天到學校報到但不用上課。

我看著這件事,這個孩子,這個家長,我自己身為媽媽,和同事討論,我覺得有些難過。

我開始想,對於平平,我是不是有什麼樣的期待呢?如果有一天,我的期待變成她的壓力,我是不是能夠放手,讓她去做她覺得快樂的事?但是按照我的人生經驗也許會告訴我,她的選擇注定失敗、注定受傷,我是不是還能義無反顧的支持她、鼓勵她呢?還是,我會選擇苦口婆心的勸她、告誡她?

當人父母,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之間有好多的灰色地帶。要怎麼選擇、怎麼做,真的好難。

有時候孩子不斷的在測試父母的底限,但許多時候,父母也何嘗不是在測試孩子的底限?
這樣的測試,我都覺得好危險。孩子很衝動,常常不知道事情的嚴重後果,而做出傻事,還自以為灑脫。

我不斷的告誡自己,和顏悅色但標準明確。
愛她,但適度的放手,這是對我自己的期待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教養 期望
    全站熱搜

    for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